发光发热的青春丨一次双向奔赴的成长——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故事④

发光发热的青春丨一次双向奔赴的成长——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故事④

hyde0321 2025-05-20 装修装饰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石榴云 / 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闫啸天

清凉的夜风吹拂大地,高远的星空灿烂明净,帕米尔高原的夜晚,是那样迷人。

操场上,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几名队员,与孩子们围坐聊天:" 长大后,你们都想干什么?"

" 我想当老师,去偏远乡村教书 "" 我想当飞行员,像老鹰一样飞 "" 我想搞绿化,让戈壁滩变成森林 "" 我想当画家,把喜欢的东西都画下来 " ……

" 孩子们的梦想五花八门,我们听了很感动。"5 月 7 日,来自山西师范大学的志愿者苏魏兵回忆着与孩子们一起畅谈梦想的那个夜晚。

发光发热的青春丨一次双向奔赴的成长——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故事④

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学时,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在校园内合影留念。谢依特小学供图

苏魏兵 2023 年 8 月来到谢依特小学支教。一次课堂上,有孩子问他:" 老师,我以后真的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放羊吗?" 苏魏兵的内心泛起层层涟漪。

谢依特小学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提村,这是阿图什市的抵边村之一,距边境线仅 47 公里。2022 年 8 月起,三批共 54 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汇聚于此,组成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目前仍有 23 人坚守在这里,承担全部的教学工作。

" 以前这里的孩子最远仅去过喀什,有些只到过阿图什市。我们在抓学习的同时,要帮助他们开阔眼界,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苏魏兵说。

2022 年 8 月以来,服务队的志愿者结合课本,找来各种各样的资料,用图片、视频,把外面的世界介绍给谢依特小学的孩子们,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各地的文化古迹、繁华的都市、新疆各地的美景、南海的波涛、高铁和航母……渐渐地,孩子们眼中的迷茫被憧憬取代,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个个都想去外面看一看。

今年 5 月 1 日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现场,高潮等 4 名志愿者带领谢依特小学的 5 名小学生观看升旗。三年级小学生努尔吉拜克 · 托合提巴依仰起小脑袋,凝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泪水在眼窝里打转转。

发光发热的青春丨一次双向奔赴的成长——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故事④

5 月 1 日凌晨,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代表和学生代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等候观看 " 五一 " 升国旗仪式。周围围摄

去年 10 月,努尔吉拜克说起自己的梦想时,充满憧憬地说:" 想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现在,她的梦想实现了。

" 一次升旗,一次难忘的成长。" 高潮说," 孩子们一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我们做到了!能带着孩子们一起追梦、圆梦,这是我和志愿者同伴们最快乐的事。"

孩子们在成长,志愿者们也在成长。

王艺枝来自山西农业大学,2023 年毕业前夕,她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决定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年华:" 当时看了黄文秀、张桂梅的事迹,深受感动。人活着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或许我可以在西部找到答案。"

跨越千山万水,王艺枝从太行山麓来到帕米尔高原,在谢依特小学教一年级语文。刚接手教学工作,王艺枝就遇到了一道道难题:孩子们纪律意识不强、学习习惯不好、成绩提升缓慢、有的生活还不能自理……

睁开眼睛是学生,闭着眼睛想学生,那段日子,王艺枝时常加班到凌晨,整理教案、批改作业、提高教学技能。课余时间,不论路多远,王艺枝都要步行到学生家里家访,为的是让家长放心," 你们的孩子,就是我的弟弟妹妹,我会用心对他们。"

一次次家访,王艺枝对边疆农牧民的生活有了深入了解,能够结合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有针对性地教学。很多孩子的家长是护边员,在家访中,王艺枝常常被他们护边守边的故事感动。家与国、教育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在帕米尔高原的月光中,思绪千回百转,答案似水流淌。

发光发热的青春丨一次双向奔赴的成长——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故事④

4 月 30 日,志愿者李轲凡(前中右)、王俊文(前中左)与学生们在一起。谢依特小学供图

志愿者李磊今年代表全体队员去北京领回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 荣誉。刚一回来,李磊就去学生家里家访,把来自党中央沉甸甸的关怀和鼓励,分享给学生和家长。她说:" 到谢依特支教两年,我们也长大了,因为我们肩上担着教师的责任,心里放着家长们的信任。"

又是一次围坐聊天,不同的是,这次是在志愿者们的宿舍里。关于理想、信念、成长,志愿者们有很多的话要讲。

" 我的世界因这次西部志愿经历更丰富了。" 王艺枝说," 我们陪伴孩子成长,他们也教会我爱与责任。"

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王鹏飞说,两年支教,有压力有责任,感觉自己处理各类事务时考虑得更加全面了。

音乐老师、来自南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王俊文说,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的需要同频共振时,青春的汗水便有了最亮丽的底色。

志愿者冉雪群已经在谢依特小学支教近三年,见证了学校从全市排名倒数到名列前茅的转变。她说:" 走上讲台,我就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学生。我的责任,是为祖国培养人才。"

……

五月的帕米尔,花儿竞相绽放。在谢依特小学,志愿者们用爱心和责任,点燃孩子们希望的火种,也燃烧着自己心中的焰火。他们双向奔赴,蓬勃生长,用鲜花一样的清香浸染着高原大地。

相关阅读:

发光发热的青春丨 " 我去巡边了,孩子就交给你们了 " ——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故事①

发光发热的青春丨 " 我们在这里收获了太多感动 " ——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故事②

发光发热的青春丨从零开始的课堂——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故事③

责任编辑:梁丽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发光发热的青春丨一次双向奔赴的成长——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故事④》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