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外贸新业态催生发展新动能

【光明论坛】外贸新业态催生发展新动能

hyde0321 2025-07-04 装修图样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光明论坛】

作者:苏庆义、石先进(分别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前行,展现出独特的韧性和活力。其中,外贸新动能加快集聚,外贸 " 含新量 " 加快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第一批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符合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飞机、船舶等高附加值产品保税维修业务,截至 5 月,全国已累计落地保税维修项目 280 多个。

当前,我国外贸新业态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正在由点状突破迈向系统集成,跨境电商、保税维修、海外仓等新模式加快落地,孕育强劲新动能,成为我国稳外贸、促转型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国外贸新业态加快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演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外贸新业态呈现多元化融合态势,总体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跨境电商、保税维修、海外仓、展示交易等多种新业态并行发展,构建起互为支撑、协同推进的外贸新格局。各地通过持续制度创新,推动跨境电商从碎片交易向生态协同转变,以智能化延伸供应链。比如,宁波的前置仓模式有效压缩物流时间,烟台的 " 海空联运 " 融合渠道衔接,义乌 "TIR+ 跨境电商 " 运输(国际公路运输与跨境电商结合的出口模式)打通多国连通路径。物流效率和通关便利化水平的提升推动小商品更好更快 " 走出去 "。二是智能制造与 " 专精特新 " 产品正加快通过新业态渠道 " 走出去 "。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AI 终端、储能电风扇等一批高附加值产品通过这些新渠道快速进入海外市场,多地形成特色化出口集群,推动出口结构从低价批量转向高端定制,从单一商品贸易升级到 " 商品 + 服务 " 的系统性局面。三是保税维修、展示交易等服务类新业态加快拓展,成为提升贸易效率的重要支点。京津冀、临沂等区域持续优化跨关区监管机制,叠加 " 一锁到底 "" 跨境一锁 " 等制度安排,压缩通关时间和成本,通过 " 展示即销售 " 模式拓展进口消费场景。随着监管模式不断迭代,政策红利加速传导至终端企业,外贸服务链条更加顺畅高效,为服务型贸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外贸新业态已成为外贸发展新动能的策源地和放大器。数字技术赋能、制度创新和产业链生态重构,推动新业态在 " 以新带旧 "" 以小带大 "" 以点带面 " 中持续释放动能转换效应,在更新贸易形式的同时,也重塑了生产方式。比如,数字通关、智能查验、信息比对等手段加快应用,推动通关管理由人工审核向系统智能识别转型,提升运行效率与精准监管水平。在深圳、杭州、青岛等地,AI 查验终端、" 秒级 " 证书审批平台等加快部署应用,使海关监管更好为贸易发展赋能。

新业态延伸了服务链条,拓展了外贸增值空间,为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提供现实路径。义乌、湛江、中山等地依托海外仓、展示店等平台,推动一批特色产品成功打入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带动区域制造与国际需求精准对接。通过直播电商、跨境平台、电商物流等新模式叠加,出口链条更加灵活高效,同步提升了企业市场响应能力和品牌附加值。新业态在规则供给与制度环境方面实现突破,推动贸易治理模式与国际规则接轨。无论是信用认证、原产地规则,还是跨境数据合规、数字贸易争端解决,外贸新业态都成为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承载体。

外贸新业态加快向数字化、融合化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当前,中国外贸新业态势头迅猛:数字平台与制造体系深度融合,推动跨境电商向产业链源头延伸;高技术产品比重不断上升,新业态将加快推动以智能制造、绿色能源、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出口产品升级;服务功能不断前移,外贸新业态既是 " 出口通道 " 也是 " 全链平台 "。作为外贸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的交汇点,外贸新业态正加速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面向未来,更充分释放新业态新动能,需要我们更好依托自贸试验区、数字贸易港等平台,率先推进跨境数据流动、标准互认、服务贸易等规则试点;围绕海关监管、智能通关、信用认证等重点环节,加快推动 " 一企一策 "" 一次申报、多地通用 " 等制度创新。同时,强化对中小企业出海的服务支持,整合原产地证、合规咨询、海外仓资源等服务,形成政策直达的出海服务一站式体系。

《光明日报》(2025 年 07 月 03 日   02 版)

[ 责编:孙宗鹤 ]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光明论坛】外贸新业态催生发展新动能》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